日本文学史论文2900字_日本文学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07 13:10

  导读:日本文学史论文2900如何写作?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对于很多的职业学者来说,基本上都是需要进行撰写论文的,而不同的论文写作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写好自己专业的论文,怎么能少了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呢?本论文分类为文学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日本文学史论文2900范文供大家参考。


  日本文学史论文2900字(一):“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本文学史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普及的21世纪,随着“微课”理论的出现和对“微课”实践的推广和深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微课”为载体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即“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这一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是否适合所有的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去尝试。笔者在高校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中进行了应用和实践。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日本文学史应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49-02


  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冲击和颠覆了经济、技术、消费、人际等各领域的传统思维和方式。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革新教育理念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其中微课教育理论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挑战。


  1“微课”与“翻转课堂”


  1.1“微课”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国内胡铁生于2010年最早提出了微课概念。其概念“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其主要特点是:(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景真实;(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它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通过微型视频使之情景化,可以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目前已经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课,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新安排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序,使得传统的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角色得到转变,从而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


  胡铁生把“微课”发展归纳为:“‘微资源构成’—‘微教学构成’—‘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翻转课堂”属于第二阶段,即“微教学构成”阶段,“这个阶段出现的微课概念内涵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其关注的重点从微课资源构成发展到关注微课的教学活动,使静止的微课资源活用和发展起来。其中教师可以设计“微练习”“微交流”等环节配合微课资源,结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


  2“翻转课堂”在日本文學史课堂中的实践


  依据“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设计原则,笔者以日本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应用实践。


  2.1设计原则与设计环节


  2.1.1设计原则


  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时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微视频时间为15min,整个课前学习时间控制在30min,以保证“翻转课堂”短时高效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翻转传统课堂结构;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充分考虑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以达到传统课堂中师生地位的翻转。


  2.1.2教学环节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核心是微视频,教师在把握整体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本节的知识点精心制作微视频。微视频需要浓缩本节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然后布置线上作业和练习,一共时间不超过30min。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前,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的教学资源,把学习难点和差异消化在课前,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随着课前安排好的作业、练习以及网络调查的环节,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给同学们带来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课前的环节中会产生问题,带着对新知识的问题意识进入教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并解答疑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讨论和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外,鼓励同学们发表与新知识相关的扩展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扩宽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感,还会提高学生们的口语的表达和交流等综合能力。在此环节教师制定管理机制,及时地记录成绩,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扮演好指导者、督促者的课堂主导的角色。课后在网络平台上针对整体教学过程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和反馈。日本文学史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2.2调查与评价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实践对象。大三学生听力普遍达到日语专业四级以上水平。全班一共35人,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前后对全班同学做了调查。个人电脑占有率为100%;传统的课堂上听老师用日语讲解日本文学史课程,基本能听懂并且能记录笔记的学生占65%能刚听懂一半左右的学生占25%,10%的同学只能听懂30%甚至更少的内容。日本文学史课程比较枯燥,知识也较抽象,即便是能听懂讲授内容并记下笔记的同学,课后不进行自觉地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是有难度的。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录笔记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更难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课前反复利用微视频,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日语听力等能力。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教室环节时,对新知识有很好的理解的同学比例达到了90%左右,认为日本文学史课程难的比例由原来的50%降到了15%。


  另外,对于课前学习时间,有50%的学生用了约30min;有20%的学生用了约38min;有20%的学生用了近43min;极少部分同学花费时间较长。测试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14.3%;不及格率由原来的5.7%下降到2.8%。


  3结语


  通过应用实践和调查数据可见,“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日本文学史课堂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它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在“微课”的“翻转课堂”运用中,不能放松教师的监督和主导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安排和设计教学环节。比如,加强管理机制督促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还要针对知识内容,设计课堂环节以提高知识内化效果;关注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及时跟进其学习状况。总之,微课的“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其互动性强、自主性强等优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教育者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但还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实践和摸索以求完善,比如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差别等要素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应加以考虑之处。


  日本文学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转向文学”在日本思想史及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论文


  摘要:日本近代的“转向文学”在日本思想史和日本文学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转向文学”的出现反映了天皇崇拜思想在大部分日本作家,包括部分无产阶级作家思想深处的根深蒂固的存在。同时,“转向文学”也是日本“私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转向文学;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学史


  一、何为“转向文学”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急剧增长。日本政府对国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疯狂镇压,对文学等领域实行彻底的管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走向衰落,部分无产阶级作家相继入狱。法西斯当局规定,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作家,只要承认加入非法组织、停止参加一切政治活动,宣布转向尊崇天皇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便可出狱。这在日本思想史和日本文学史上称之为“转向”。一批“转向作家”放弃自己的信仰后,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于是以“私小说”的形式自白出来,陆续发表了以“转向”为主题的作品,便出现了“转向文学”。代表作品有村山知义所作的《白夜》、藤森成吉所作的《降雨的早晨》、岛木健作所作的《癞》、立野信之所作的《友情》、中野重治所作的《乡村的家》、高见顺所作的《不应忘故旧》、片冈铁兵所作的《隔巷》、藤泽恒夫所作的《世纪病》、佐多稻子所作的《红》以及德永直所作的《冬天的凄凉》等等。


  二、“转向文学”在日本思想史上的意义


  “转向文学”的出现反映了天皇崇拜思想在大部分日本作家,包括部分无产阶级作家思想深处的根深蒂固的存在。天皇崇拜思想形成于日本古代文化的早期,经过其后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有意识的人为强化,逐渐植根于日本国民的深层意识中,并在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军部主导的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被推向了极端。大部分即便是接受过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熏陶的文学作家,也由于任何一种意識形态自身固有的惯性、日本人所具有的强烈的继承性,加之日本政府的有意培植和社会整体氛围的影响下,依然沿袭了对天皇的尊崇,对天皇抱有着一种“若即若离式的复杂态度”。


  天皇崇拜思想与古代日本的农耕文化和神祗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稻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古代日本社会,太阳神无疑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存在。日本统治阶级正是利用这种朴素的自然观,杜撰了日本的民族神话,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是人格化的“神”,同时又把天皇作为有德的“圣王”、“圣帝”,使日本的“神国思想”与中国儒学天子思想中的“天命”、“德”相结合,将神界的“至高无上”与人界的“至高无上”在天皇身上统一起来,奠定了天皇崇拜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巩固了当时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也为国民提供了基本价值导向。即便在古代天皇制已然衰落的武家政治时期,天皇崇拜思想也没有被抑制或削弱,仍是处于有意识的强化过程。13世纪中后期,元忽必烈先后两次征讨日本。日本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将偶然的自然现象说成是“神风”、“八幡宫镝矢西风”、“天野明神出阵”等等,借此宣扬日本神国论和天皇的“神”性。幕末时期,为了应对西方列强频频叩关所带来的民族危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依据。明治维新前夕,后期国学派主流平田笃胤、铁胤父子主张天皇绝对神圣,尊王成了国学的正统思想。进入近代天皇制时期,为了巩固天皇统治,日本政府更加大张旗鼓地宣传天皇崇拜思想。政府公告公然宣称,“天皇是最高的神,自开天辟地起就是日本的主人”。


  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中明文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将天皇信仰作为统治阶级“建设新的国家的一种手段”。1890年公布的《教育敕语》开宗明义阐明“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将天皇定位为完美道德的象征,要求全体臣民只能对其“克忠克孝”、一心“为朕之忠良臣民”,而不能对其地位有所怀疑或不敬,否则即是有违“祖先之遗风”、“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在《明治宪法》规定了天皇最高权力地位之后,通过《教育敕语》公开确立了天皇的精神权威形象,“为天皇现人神思想铺平了道路。事实上,《教育敕语》的贯彻和实施,常常是与把天皇作为偶像崇拜相结合进行的”。如,1891年公布的《小学校令》中规定,凡节日,各校均应举行向天皇、皇后“御像”行礼膜拜和宣读《教育敕语》等仪式,旨在全国小学生中培养“天皇、皇后即是神”的思想。


  借助与基督教中的相关思想的比较,可以明确日本古代和近代天皇崇拜思想最核心的特质在于天皇与神的关系。天皇之所以在日本社会获得了更广泛、更坚固的崇拜,正是因为天皇个人作为“现人神”被神格化,而国民作为“人的资源”被物格化,从而决定了天皇的绝对主义权威。天皇崇拜思想是一种近似于宗教感召式的观念意识,较之一般的政治学说无疑更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


  日本学者小林文男指出“日本人对天皇是一种信仰,同时又是祖传的精神支柱。在日本人的内心世界里,谈不上什么反对不反对天皇制这种高深观念,而是在无意识中认为天皇是自己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中心。因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在今后,信仰天皇这样一种心情在日本人当中也不可能消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无法消失的天皇崇拜思想,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才出现了“转向文学”这一具有政治意义的文学事件。


  三、“转向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


  “转向文学”是日本“私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受西欧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日本出现了一批自然主义作家,“私小说”应运而生,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支撑着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存在。所谓“私小说”,即是自我小说,无关社会生活与所处时代,把自我的内心活动和生活琐事完完全全的揭示给人看,不运用想象和虚构,追求“真实”,实事,实感。例如,“私小说”的范本——田山花袋的《棉被》,描写了一个中年作家竹中时雄收留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弟子横山芳子,心生爱慕,无奈碍于妻子和女弟子父亲的阻挠,竹中时雄只好压抑自己的爱欲。横山芳子离去后,竹中在芳子的卧室,盖上留有的芳子余香的棉被,痛苦抽泣。这个故事,实为田山花袋一段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小说通篇表达的都是作者的爱欲、绝望的情绪,可以说是一种狭隘的生活实感。


  日本近代的“转向文学”也大都采用了“私小说”的文学形式。但与此前大部分“私小说”作品不同的是,由于“转向作家”们经历过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并且有着狱中转向这一特殊的人生经历,大多数作品中都自白了自己“转向”后的苦恼和自责,反省了自己政治思想的不坚定,背叛信仰的耻辱。这些作品冲破了以往“私小说”中狭隘的个人的爱欲情绪,而扩大到了社会生活,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内容,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例如,“转向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村山知义的小说《白夜》,描写了主人公、转向者鹿野,在得知自己在狱中时妻子喜欢上了一位思想坚定的党内领导者而选择离开自己后的苦恼的心情。鹿野的苦恼中,包含着对那位思想坚定的党内领导者和妻子的敬意,更有着与之相比的自我呵责,对自己背叛信仰的自惭形愧的挫折感。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向小说”的主题。再如,岛田健作的作品《癞》,描写了主人公太田在入狱后患上了肺结核而被转入至隔离病舍,在病舍里看到麻风病人痛苦的生活状态后,惶惶不可终日,以致重度神经衰弱,逐渐放弃了共产主义信念。而在见到自己此前崇拜的共产主义战士冈田身患麻风病却意志坚定地坚持信仰后,重燃敬畏之心,对自己信仰的动摇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可以说,“转向文学”是利用了“私小说”的文学形式,来自白自己背叛政治信仰,宣布脱离组织的苦恼。继承了“私小说”对于“真”的追求,又突破了以往“私小说”狭隘的个人生活的局限,带有着强烈的政治性。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