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论文7300字_中国哲学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1-04 10:21

  导读:中国哲学概论论文7300如何写作?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对于很多的职业学者来说,基本上都是需要进行撰写论文的,而不同的论文写作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写好自己专业的论文,怎么能少了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呢?本论文分类为中国哲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中国哲学概论论文7300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7300字(一):《概论》新教材中“重要意义”现象的哲学思考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思政课《概论》新教材中“重要意义”现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值得研究的真问题。它在思政课教材的诸多具体问题中和具体的理论问题中频频彰显。它何以分裂为两个子问题——“理论意义”问题和“实践意义”问题?需要对其文本字面意义以及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意”进行梳理。进而提出问题:理论是从哪里来的?理论又将回到哪里去?并从哲学的视角进行追问。研究《概论》中“重要意义”现象给予我们重要启发。应该说这对于教师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对于高校培养既传承人类文明又创新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重要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74-05


  一、《概論》新教材中“重要意义”问题的提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新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全书共有十四章,其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均有“某某重要意义”或者“某某历史地位”现象。其他各章节虽未直接显现“重要意义”的文本,却异曲同工地蕴含着“某某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所有这些充分说明《概论》新教材中“重要意义”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从哲学的视角很值得进行研究和很有必要探讨的“真”问题。因为哲学从来就是研究普遍性问题的,而且往往是从“问题的哲学”上升到“哲学的问题”[1],进而揭示其蕴含的内在规律性。无独有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课题项目的科学研究中,也往往涉及到“某某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问题。我们要对这些“比较具体课题的重要意义问题”进行挖掘,从哲学逻辑思维上来说,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思维过程,那么这里作为演绎前提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呢?这就迫使我们思考理论的重要来源性问题及其重要指导性问题。一句话,我们对高校思政课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重要意义”现象不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反而更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归纳。这些从哲学逻辑思维上来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逻辑思维过程。只有先归纳,才能后演绎。只有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实践课题的科研工作。我们研究高校思政课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重要意义”现象,旨在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为教学质量提升与科学研究服务,也有助于师生追根求源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提升,更深层次地揭示出大学之大不仅仅在于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在于创新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砖添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掌握世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国家服务。


  二、《概论》新教材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何以彰显


  (一)《概论》新教材诸多具体问题中的彰显


  在《概论》新教材的第14-16页,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讲毛泽东思想在八个方面,“以其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P15这是其“理论意义”。在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的段落中讲到“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P16这是其“实践意义”。


  在《概论》新教材的第41-42页,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2]P41-42这是其“理论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P42这是其“实践意义”。


  在《概论》新教材的第189-192页第三节第一条中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P189-190这是其“理论意义”。第二条“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和第三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2]P190-191,这是讲其“实践意义”。


  像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这里不在赘述。由此,我们顺理成章地不完全归纳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重要意义”问题内在地包含着“理论意义”问题和“实践意义”问题。当然“重要意义”问题还有其他意义,例如“方法论意义”、“世界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等。实质上,有时候我们干脆就把“重要意义”问题简单地区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因为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二)《概论》新教材“五大”具体理论中的彰显


  纵观整个《概论》新教材,从前到后依次呈现出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五大”科学理论,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一脉相承”就是“坚持与传承”,“与时俱进”就是“发展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长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初步建设、社会主义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伟大实践中的伟大理论创新,真真切切地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继承”与“创新”为灵魂的“理论意义”问题。实质上,这五大理论既是在解决各自不同的时代课题的伟大实践中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又有的放矢地有效指导了各自的伟大实践。


  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物质成就。特别是关于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关于走中国自己工业化的思想及其他重要理论成果等等;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國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完成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做出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以极大政治勇气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人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形势,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新变化对长期执政的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在当今中国新的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不和谐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三大理论是指引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理论。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顶住了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国内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和国际各种领土主权矛盾严峻挑战的双重压力,开拓了“一带一路”向西发展战略,使中国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又实行了“四个全面战略”,使中国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是指引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理论。


  以上简要分析,不仅鲜明地再现了“重要意义”现象中“理论意义”问题的“继承”与“创新”的灵魂,又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里程碑的质的飞跃实践中,再现了“重要意义”现象中“实践意义”问题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之精髓。


  三、《概论》新教材中“重要意义”问题何以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从字面上归纳出“重要意义”问题可以分裂为“理论意义”问题和“实践意义”问题。所谓的“理论意义”,在于理论的创新,在于该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什么,丰富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深化了什么,推陈出新了什么。所谓的“实践意义”,在于强调从实践经验中上升的理性认识,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有何指导意义,亦即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否成功了。熟知并非真知,这些看似常见的“问题中的哲学”,却蕴含着深层的“哲学中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像“在黄昏中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3]那样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追问。它蕴含着两个问题:科学的理论是从哪里来的?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科学理论又要回到哪里去?这也就是“重要意义”问题何以分裂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深层问题。


  首先,理论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4]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质上,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认识依赖于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5]P284革命导师为我们指明了“行而知之”的大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既要勇于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又要注重学习理论,善于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对于这些实践经验、历史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不在于简单地重复与继承,而在于有所创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讲前人、别人没有讲过的话,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什么,丰富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深化了什么。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重要意义”中的“理论意义”问题的意蕴。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在于创新,教师教育学生的灵魂在于创新。当今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的核心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


  其次,理论又要回到哪里去?即理论的价值何在?理论既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是从间接经验中推陈出新的新知,但是人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成为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资本,也不在于成为茶余饭后谈话的材料,而在于让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发挥其对实践的向导作用,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5]P292“理论若不和革命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6]这就是《概论》教材中“重要意义”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实践意义”问题的意蕴。


  四、《概论》新教材中“重要意义”现象的启发


  《概论》中“重要意义”现象对我们具有重要启发。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大师之大,不仅在于具有传承人类文明的资格和本领,而且在于旨在培养具有创新人类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对于民族、国家的意义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五大”理论既是从血与火、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又有效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以我们要充分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首先成为基础理论积淀深厚的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本领的大师,而且要成为善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信仰者与践行者。


  (一)要充分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


  理论的创新并非轻而易举,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并非简简单单。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設,还有一个“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既有“内容上”的中国化,又有“形式上”的中国化问题。前者就是实现“结合”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并创新出新的理论,后者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阐述马列主义,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思维和中国文化之特色。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就必须既要“吃透理论”又要“搞清实际”,而搞清实际就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多地从实践中获得十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然后运用头脑这个“加工厂”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5]P291的加工制作。当然离不开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也离不开哲学的“由具体到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的辩证思维。一句话“要搞清实际”十分不易,而要从堆积如山的材料中抽象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更弥足珍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中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财富,是符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既不忘老祖宗,又要讲新话,坚定不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2]P301。


  (二)要充分认识创新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而不是培养只会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奴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7]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8]古往今来,实践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停止。哪个民族创新了,哪个国家创新了,哪个科学家创新了,就会不断地显示出对这个科学家、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辉煌的荣耀。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的民族,古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今有“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四大发明”。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6年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52.6%,2017年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57.6%,提高了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说生产工具、今天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标志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离不开科学技术和创新型人才。与其说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不如说创新及创新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所以,我们要毫不含糊地明确:高等教育就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朝着创新性教法和研究性学法的理念转变,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灵魂也应该在于创新,评价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人才的真正标准也应以是否创新为标准。可以说当今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创新,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9]


  (三)思政课教师要注重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创新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吃透理论,首先就是要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是原汁原味地不折不扣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给学生的现实需要,也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唯物史观等烂熟于心,才能运用类比、比喻、案例以及通俗易懂的形象化的语言,使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其中“具体化”是需要下一番功夫和真正管用的教学方法。要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要系统地研究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实根基。而马列经典著作中的必读书目也是绕不过的,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反杜林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等。所有这些都有着“理论意义”问题赋予教师的传承知识、创新新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四)思政课教师要勇于实践,学以致用


  毫无疑问,我们学习科学理论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学以致用。具体地说就是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创业,就是指导师生的科学研究,为地方党政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措施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我常常以自己的现身做法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承担省级、市级调研课题的过程中,要明确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也只有从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中来。要努力走出书斋,到实践中调查研究。要勇于实践,知难而上。


  综上所述,长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发现了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重要意义”现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真问题。通过分析其在《概论》教材的具體问题中和具体的理论问题中何以彰显,从而归纳总结出“重要意义”现象的“理论意义”问题的理论传承、创新之美和“实践意义”问题的实践指导之美。从哲学的视角追溯了“理论是从哪里来的”问题、“理论又将回到哪里去”的问题,旨在既从书本中去验证我们所抽象出的“重要意义”“问题的哲学”上升到“哲学的问题”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问题,又在该研究的启发下回到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中,真切地体现从调查研究中获得理性认识,而科研实践活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创文”实践活动等均需要这些理性认识的有效指导而减少其盲目性。应该说这对于教师把目标定位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高校旨在培养既传承人类文明又创新人类科学文化的人才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的问题式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的问题式教学要坚持“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母问题组设置指向,并依此设置相应的系列子问题组,在问题式教学中坚持系统性路径、针对性路径、时代性路径、牵引性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058-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哲学部分教学,是“原理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综观“原理课”哲学部分的章节结构以及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原理课”哲学部分采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哲学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日常生活经验和哲学思维理念的互相转化,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促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这就要求在“原理课”哲学部分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整体性谋划问题式教学的设置指向,分析问题式教学设置指向的依据,阐明问题式教学的实现路径,从而既提升“原理课”哲学部分教学的效果,又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做好铺垫。


  一、“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问题设置指向


  问题是教学和学习的指针,人类知识的发展历史和人类学习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思考和破解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各种问题的历史。因此,“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问题设置指向,必须立足现实,不能将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设置为纯理性、抽象性的问题组。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对于“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设置指向,理应从人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向度设置,将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实践化和生活化,引导学生从感性的实践生活感悟哲学的概念、内涵、内容以及价值,从而促进他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要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向度,将问题设置为“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问题组,以凸显教学的明晰性和目的性。


  (一)坚持“哲学是什么”的问题设置指向。“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将“哲学是什么”设置在首位,就是要开宗明义指明哲学和人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人必须在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从而就存在“人如何看待世界”“人如何看待人和世界的关系”的问题,进而提升为对“哲学是什么”的思考和解答。因此,授课教师必须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性作为解答“哲学是什么”问题的基点,阐明人必须在世界中才能获取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就涉及世界观的形成和表述世界观的方式,进而推导出世界观和表述世界观方式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的世界观及其表述方式是零碎的、孤立的、片面的、经验的;而有的世界观及其表述方式则与之相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何种世界观及何种表述世界观方式能成为哲学”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坚持“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问题设置指向。在学生理解“哲学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上,要转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问题设置指向,应该建立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基础上,阐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人—世界”关系的主客体问题、主导问题、首要问题,由此引发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在此基礎上,逻辑性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内涵,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及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随后,要从“人—世界”关系引导出“思维—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要义,掌握辨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方法与标准,全面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内容。


  (三)坚持“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问题设置指向。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绕不过的问题。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就要阐明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存在性,人必须依赖物质世界才能生存和发展,由此阐明“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问题指向,围绕“人和物质世界关系”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人如何才能在物质世界中生存和发展、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在物质世界中生存和发展、人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思考和破解在物质世界中生存与发展遇到的各种难题等问题。在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等系列教学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人类在实践的进程中在物质观、认识论、真理观、发展观方面曾存在科学和荒诞的交织与较量,而人类实践发展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识论、真理观、发展观是科学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解学习“原理课”的价值。


  二、“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问题设置指向的依据


  “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将问题设置为“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母问题组,其贯穿的主线就是“人—世界”。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或者授课教师设置相关的子问题组,将“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问题组具体化、深化和细化。综观“原理课”哲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将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设置为上述母问题组,不仅是依据“原理课”哲学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等因素,充分保证所设置的母问题组能对“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起统领和引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首要的关键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总体性的思维框架,而且是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学生知识基础、教学实际情况等而设置的问题组。


  (一)人的认知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认识也遵循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体到整体、去粗取精的规律。“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母问题组的设置,正是体现人的认知规律,将抽象性的哲学知识转化为可感性或者易感性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人需要依赖客观世界才能获取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与精神生活资料作为教学的问题基点,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哲学观,进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人和物质世界关系基础上的物质观、认识论、实践观、真理观、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认识框架,促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学生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原理课”哲学部分之前,他们在中学阶段的“生活与哲学”部分已经学习了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运动、唯物辩证法等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即“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母问题组设置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为前提。因此,将“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设置为“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母问题组,就是将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凝练化,引导学生形成去粗取精和由小及大的辩证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其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的牵引作用,让学生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成为学习“原理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阶梯,确保学生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和“原理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体化及一脉相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原理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教学实际情况。“原理课”哲学部分的教学在“原理课”整体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起着统领的作用。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原理课”整体教学虽然可简单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但是它们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在特定的课时内完成众多知识点的讲授绝非易事。因此,在坚持学生认知规律、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基础,将“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设置为前述的母问题组,就能够将“原理课”哲学部分的教学知识点凝练化和精练化,让学生在思考和破解三个母问题组的基础上引发对相关教学知识点的思考,随后顺着母问题组进行相关教学知识点的追踪学习,促使母问题组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它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是对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破解的产物。实践无止境、实践在发展,遇到的问题也将无穷无尽。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原理课”是一门学理性、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哲学部分采用问题式教学,需要将学理性问题、时代性问题、实践性问题融汇于备课、上课、课后练习等环节,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实施路径,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


  (一)坚持系统性路径。“原理课”哲学部分实施问题式教学的母问题组设置,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逻辑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系统性路径:在宏观层面讲授和阐明哲学的内涵,明确哲学和世界观的逻辑关系,而哲学和世界观的逻辑关系基点就在于人在世界中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在中观层面讲授和阐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同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认识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論、不可知论的相关知识,拓展和深化对哲学知识的讲授;在微观层面讲授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真理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等知识。在系统讲授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脉络,讲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识论、实践观、真理观、价值观、发展观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从正反两面系统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历史的、发展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坚持针对性路径。“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面临着教材及教学大纲同一性和学生学情差异性的矛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依照及遵循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有序展开,不能因为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等差异性而随意裁剪教材和教学大纲,基于学生的学情,采用知识迁移、拓展、深化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知识基础,打通“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课程通识性内容的壁垒,让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因此,“原理课”授课教师必须在读懂弄通会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基础、年龄构成、社会经历等方面,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符合学生学情的案例、教学、教具、教案等,形成针对性的教学范式,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坚持时代性路径。设置问题是“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就教材而言,“原理课”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原理课”哲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但是,在问题设置层面绝不能因此而僵化,而是要紧扣时代脉和紧跟时代步伐设置问题,彰显问题的时代性。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实施“原理课”哲学部分问题式教学应坚持时代性路径,将时代性问题渗透于问题设置和教学实践的进程中。当然,“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选取的问题还必须有一定的广度,也就是说,选取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围绕问题拓展思维,提出与之相关的其它一些问题并能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时代性问题,理性分析人生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效果。


  (四)坚持牵引性路径。“原理课”哲学部分的问题式教学就牵引性而言,其承接了导论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概括,是对导论部分阐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展开。因此“原理课”哲学部分的问题式教学围绕“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物质世界关系”的问题展开,体现了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整体到个体的教学逻辑,形成相互牵引和相互阐发的问题框架,从而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原理课”哲学部分的问题式教学又将教学内容设置为母问题组和相应的子问题组的引领关系,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所设置的问题中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为随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活动奠定世界观及方法论基础,引导学生以问题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的社会现象、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明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各种论断,从而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作者简介】蒙云龙(1974—),男,壮族,广西崇左人,博士,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曲艺(1986—),女,吉林吉林人,博士,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