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学年论文2000字_历史文学学年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27 11:36

  导读:历史文学学年论文2000字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历史文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历史文学学年论文2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文学学年论文2000字(一):加强初中生历史文学修养提高综合素养研究论文


  摘要:历史文学包括历史诗词、历史对联、历史成语故事、历史人物传记和历史谜语等。文章研究如何利用历史文学教学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学修养;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38-01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生事物非常好奇,同时由于认识水平和理解水平不高,对空洞说教和高深理论往往敬而远之。这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创新性工作,充分利用历史文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寓教于乐,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一、历史诗词


  中国是诗词的故乡,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成千上万的诗人、词人。如屈原、曹操、陶潜、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轼、龚自珍、郭沫若等。学习他们的人品和作品,可充分领略诗人、词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以及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积极进取的品质。教师在讲述“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时,介绍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这样的画面:做人,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项羽就是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而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人民遭殃,生灵涂炭,这是多么悲惨的情境啊!这首作品倾诉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和爱民意,展示了作者渴望大英雄收拾旧山河、救民于水火的良好心愿,婉转地批评了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历史对联


  对联是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形式,它既能表达人民的心愿,还能高度概括历史、反映历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如历史上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讲述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和秦末农民战争两大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越王勾践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对联还包含了这样的人生哲理:有志立志,努力拼,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让学生搜集类似的对联互相交流,并长期坚持,定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历史成语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成语故事这个特点,结合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牧野之战中的“反戈一击”,说明了人心所向的重要性。政府爱民,社会才会稳定,天下才会太平;政府扰民,社会就会混乱,天下就会不太平。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历史人物传记


  历史上,很多文学家为杰出人物写过传记。这些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文学家精彩的文笔,使人物传记魅力无穷,经久不衰。因此,利用人物传记进行历史教学,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历史人物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个学习专题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教材中讲得比较简略。教师在教学时,补充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一个小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享有世界声誉的旅美科学家钱学森非常渴望回到祖国,用生平所学报效祖国。当时,被美国海军次长称为“能抵5个陆军师”的钱学森遭到了美国当局的百般阻挠甚至暗中监视。为了回国,钱学森巧妙躲避监视,在咖啡馆里写求救信,信中写道:“我提笔写这便条,万感千念。对祖国对亲友相思之甚,寸阴若岁。耳闻祖国建设蒸蒸日上,敬之、喜之。阻碍归国禁令已于四月被取消,然我仍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省亲探友之愿难偿,戚戚然久之……恳请祖国助我还乡,帮我结束客居海外生涯,还我报国之夙愿。切切……”寥寥数语,思国、爱国、报国的钱学森使跃然纸上,使大家更加感怀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五、历史谜语


  教学中引入充满智慧与悬念的历史谜语,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教师在讲“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内容时,向学生们讲道: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欢庆来之不易的胜利。当时,有人出了一个谜语:“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人们纷纷猜谜,有的说是屈原,因为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有的说是苏武,因为苏联武装力量(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沉重打击了日本关东军。虽然上面两个谜底都正确,但人们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后来,又有人猜出谜底为共工(神话传说中力大无穷的神),因为正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才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此说一出,人们纷纷叫好。这样,“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就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


  六、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在课堂中加强历史文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加强师生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历史文学学年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历史文学叙事中的消费逻辑研究论文


  摘要:历史文学通常是用传播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生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因为历史文学与传统人物传记之间的关系,其所描述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气节早以根植到人民大众的内心,并且在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均有体现。目前的大众文化普遍偏向于文化消费,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历史小说,种类繁多。一大批优秀的历史小说也开始走向图书市场,一些优秀的书籍还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话剧等广泛流行。


  关键词:历史文学;消费观念;叙事;逻辑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1


  1、历史文学消费逻辑现状


  对于历史文学的定义传统意义上应该是认知型文学的范畴,其实是小说与史传的综合结合体,具有独特的文化掩护特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学开始走向取悦生活、认知性逐渐衰弱的方向。已经不再是历史真相与真理的诉说者,为了适应现代的流行文化与经济发展趋势,通过身体叙述与夸张的修辞来达到目的。更向游戏化与消费化的趋势发展,脱离了认知的正轨。无论是知识性的索取还是思想方面的启迪都将在消费接受的过程中被消费性欣赏所代替。目前历史文学写作的总体风格普遍偏向于身体写作以及欲望狂欢。因此,文学艺术在消费时代必然会按照这一大的潮流来进行文化逻辑的叙述,“身体”和“狂欢”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学创作与建立的基本因素。目前的许多历史文学的写作手法与普通的流行小说没有差别,完全抛弃了叙述真实宏伟,语法随意而又娱悦,描述的人物与事件不再令人深思,进而更加的符合大众消费的口味。


  2、消费逻辑的本质与影响


  消费文化的本质逻辑其实是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资本逻辑的思想已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渗透,它以市场为价值来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评定,从而颠覆了他们过往的灵魂素养。波德里亚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表明现在的文化艺术在消费社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虚构界限揭开,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生活可以被艺术所包裹,营造出仪式感与艺术气息,同时艺术也可以被生活淡化,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与电视剧、电影在这一融合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电视传媒作为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载体对这一逻辑进行了加强。电视媒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叙事媒介或者说是戏剧的另一种体现。很多的节目虽然与传统的戏剧在形式与表演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多多少少都有着戏剧的元素在。在当今的时代,叙事往往是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的:一是新闻调查节目与新闻报道,第二种方式则是将事件编排演变为电视剧,这两种方式都是紧紧地抓住人们爱听故事的天性。通过一些专家的研究发现,叙事艺术在传统的文化小说中正在不断地萎缩,但是却在商业广告以及电视产业中不断地强大与膨胀,使得生活中到处都是被一种乌托邦的精神所笼罩。这一情形的出现,势必会使得现代的文化工业不断扩张,从而对历史文化小说的发展带来影响。现如今,历史题材的影响与文学作品被大众狂热的买单。这一商业化的创作氛围使得很多作家无法坚守自己的理想,并被消费逻辑给冲刷掉。然而这一消费文化的现状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我们的文化底蕴以及创作正在不斷地良性发展,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虚荣丝毫不能掩盖我们贫乏的优秀历史文化小说。从古至今,我们的观众往往是被消费文化的宏大叙事所吸引,沉浸在无限的幻想之中。消费时代的历史文学被明显地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坚守信念与理想,进行艺术与文学的创作;而另一种则是迎合大众的消费观念,走向商业化与消费逻辑之中。


  3、目前小说写作的核心


  目前的小说写作主要为以下的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历史传奇以及身体细节。这三者几乎涵盖了现代小说与文学叙事的每个方面。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包装以及电视媒体的演绎与传播,历史小说题材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消费群体;在日常生活因素的包装下,历史文学正在有意避开政治角度谈历史,使题材与消费者的生活更加接近,让观众更加能够感受真实的生活洪流;在身体细节的包装下,使得观众进一步的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简化,读者在充斥中欲望与性的文学作品中,不仅满足着自己的欲望还能实现对自己的关怀。因而我们就能够理解,通过三个因素的细节书写,抛开传统的历史文学的形式与语言羁绊,将会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走向消费文学中。这一策略不仅是现代消费文化的体现,也间接的反映了大众的需求。


  结束语:


  在此对历史文学叙事中的消费逻辑进行分析,不是要对这一文化形式进行批判,而是通过探讨,得出一种消费时代正确的文化观念与态度。以消费文化为依据来看,如今的历史文学逐步地走向消费文化,出现了如游戏化以及浅显化的现象,都是被时代所接受和能够理解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